2025年是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刚刚揭晓的全国Ⅰ卷高考作文,题目素材来自三个文学作品,共同指向深厚的家国情怀、家国精神和民族复兴。中华民族的家国情一直在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代代传承,6月7日,由连云港市社科联和连云港市图书馆共同举办的港城社科大讲堂暨“山海书谭 名家讲堂”在市图书馆共享书房举办,讲堂主题是“两江总督陶澍:‘印心石屋’映照的家国情怀”,由陶澍(文毅公)第七代嫡孙女陶双女士主讲,地方文化专家、学者、爱好者近百人参加活动。
在纪念陶澍海州盐政改革190周年之际,陶双女士围绕连云港及全国各地“印心石屋”石碑、摩崖,讲述陶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廉于政事、克己奉公的精神,培育人才的博大精神和耕读传家、诗书传家的精神,展现陶澍爱国、爱民、爱家的家国情怀。内容涉及陶澍的漕运与盐务改革、地缘战略与军事主张、禁烟运动、货币改革、“利民抑洋”、水利治理、丰备义仓体系革新以及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家风传承。
在交流环节,大家从陶澍票盐改革、开拓海运等为连云港做出的的丰功伟绩、突出贡献以及在连云港留下的大量题刻、诗文、奏章等宝贵财富进行分享,并深入讨论如何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传承陶澍精神,推动陶澍研究。
历史经验带给今人众多启发,如果研究一个人和一座城的关系,先贤陶澍当之无愧。陶双女士的到来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是历史的穿越。连云港本地社科专家、陶澍研究专家把历年来对陶澍先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享,将石刻、诗作和连云港美景呈现给了在场和线上的观众们,激发了大家的共鸣。今后,还应深入思考,在连云港迈向现代化新实践、新征程中,如何对待改革、对待开放,怎样将连云港独有的战略资源与国家的战略相融合,促进连云港实现高质量发展,让更很多的人了解这座城市。
活动现场,陶双女士与市图书馆互赠《我的先祖陶澍》《陶澍诗友录》《晚清第一人才陶澍》和《陶澍海州文献录》《云台山唱和诗》等文献资料。同时,连云港市地志办将历经五年点校整理的《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赠与陶澍研究会。许乔林第五世孙许厚文先生和徐习军先生分别向陶双女士赠送《东海大松》书法作品和《海客瀛洲说名著》等地方文献著作。
历史的时代光芒是璀璨的,学习历史,可以树立文化自信。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时代潮流,进一步把握、活化利用宝贵的历史资源和历史遗存,可以更好地守护中华文明的精神根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树立起民族自强的丰碑,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今后,“山海书谭 名家讲堂”将邀请更多名家走进图书馆,讲述更多的历史故事,传承港城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