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部门动态

《探秘东夷古国——枣庄徐楼东周贵族墓葬的发展与研究》讲座回顾

信息来源:市博物馆 曾翔 发布时间:2024-10-14 08:48 浏览次数:

10月13日上午,《探秘东夷古国——枣庄徐楼东周贵族墓葬的发展与研究》讲座在连云港市博物馆顺利举办。主讲嘉宾为枣庄市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尹秀娇。

尹秀娇先对枣庄市的历史文化特质作简要介绍,然后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相关工作推进以及学习讲话为开篇,同时回顾了苏秉琦、严文明等著名考古大家对中华灿烂文明起源的理论论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唯有实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建设,才能更好地阐释中华灿烂文明成就。

本次讲座聚焦于枣庄徐楼东周贵族墓葬的发展与研究,尹秀娇先后介绍了墓葬的发现与发掘经过、研究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总结与展望。

两座墓葬于2009年5月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土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物,引发了学界对徐楼东周墓葬的族属、国别、年代、文化特质以及青铜器铸造工艺等学术问题的热烈讨论。现有的研究认为:综合墓葬区位、时代,综合出土青铜器中诸如带有“滥夫人永”、“滥公宜脂余(择)其臧(藏)金用铸其爨宜鼎”等铭文的情况来看,两座墓葬应该为夫妻异穴合葬墓,其中一号墓中出土的青铜礼器应为宋共公为其三女儿出嫁而作的一套陪嫁媵器。这一处墓地极有可能就是王献唐先生考证过的《春秋邾分三国考》里的滥国国君墓。徐楼东周墓的发掘既是研究东夷古国史不可多得的鲜活材料,也为探讨春秋时期鲁南地区与江淮一带邦国之间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徐楼东周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除对青铜器铭文展开历史学研究外,出土的7件铸镶红铜青铜器更是科技史、古代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材料,为研究我国红铜铸镶工艺的起源、技术传播路线等提供了科学资料。

在讲座的末尾,尹秀娇总结了徐楼墓地发掘研究的重要学术意义。尹秀娇展望道:“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入,先秦时期鲁南地区泗上十二诸侯的轮廓,也势必使得鲁南的商周古国在中华文明融合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作用也将更加清晰。”讲座在掌声中结束,尹秀娇同与会的听众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讲座圆满结束。

网站地图 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版权所有

主办: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18-85681800

网站支持IPv6

任何意见建议联系:邮箱:lygwglj@163.com

投诉热线:0518-12345

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677号

网站标识码:32070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