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开展“2025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的号召,8月15日上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江苏省图书馆(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主办,连云港市图书馆、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承办的“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2025年中华传统晒书(连云港)活动在市图书馆二楼书香大厅隆重启幕。
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办主任刘成文,市社科联主席商显福,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金石组副组长宋凯,南京图书馆(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历史文献部主任周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朱其远共同启动晒书活动。市图书馆馆长、市文联副主席、市图书馆学会理事长梁继东主持活动。地方文化专家、全市各级各类图书馆和古籍保护联盟成员单位负责人等百余人参加活动。
朱其远在致辞中表示,石刻文献作为我国典籍传播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史料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次晒书活动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尝试,旨在让沉睡的金石文献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周蓉在致辞中指出,以《东海庙碑》为代表的碑帖拓片,是连云港地区文化的瑰宝,意义重大而深远。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的人看到连云港地区优秀的古代金石文献,触摸到连云港历史文化的厚重与魅力,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
此次活动以“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为主题,通过拓片展览、修复展示、古籍培训、学术研讨、研学走读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示以东汉《东海庙碑》为代表的特色碑帖拓片及相关文献,通过深度解读碑刻、石刻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系统展示连云港文脉,促进古籍保护与活化利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连云港市拥有深厚的石刻文化底蕴,近年来,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围绕石刻的保护、拓印、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突出贡献。开幕式上,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勇向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捐赠连云港石刻拓片书籍。民革连云港中山国石馆馆长、海州政协委员章仪来先生向市图书馆捐赠书法作品《东海庙碑》。与会的各位领导嘉宾共同参观了晒书展、拓片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文献展并观摩古籍修复和拓印活动。
开幕式结束后,连云港市第十届社科大会——《东海庙碑》资源开发与活化利用学术研讨会在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馆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聚焦汉代《东海庙碑》的研究与活化利用,邀请宋凯等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东海庙碑》的文献考据、文化价值、活化利用等议题展开深度讨论,深化了对《东海庙碑》这一重要文化遗产的学术认知,也为探索金石文献在当代的保护、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新思路,为后续相关资源的活化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连云港市第二期古籍保护与活化利用培训班同步在市图书馆1号报告厅举办。培训特邀周蓉、孔庆茂等名家围绕古籍载体形制、装帧演变、版本鉴定等内容作专题讲座,内容丰富,案例生动,实用性强,帮助学员全面了解古籍基础知识,掌握版本鉴定的实用技巧,推动连云港市古籍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声流金石”叩击千年文明回响,“纸落云烟”勾连中华古今智慧。下一步连云港市图书馆、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海州文旅集团还将举办“仙山访名刻”研学等活动,以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架起金石文献连接古今的桥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连云港地方文化的研究与传播,让文化文物研究保护成果更好赋能当代社会发展,为增强文化自信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