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灌南县按照省、市普查办部署指导,组建了由县博物馆以及基层文化站人员共16人的普查队伍,规范开展实地调查工作。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完成县域84处三普文物点的实地调查,新发现文物5处,在全市县区板块中率先实现复查率100%。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县普查队秉持严谨、细致、科学的态度,对标国家、省相关标准规范,对县域内的汤曙红烈士墓、上马石、灌南县烈士陵园等84处文物的信息进行较为全面的采集,并逐一形成登记表。同时,在普查中还新发现三口镇石经幢、上马台联络站遗址、汤沟清代窖池群、管庄遗址、小左营遗址等5处不可移动文物点。
此次普查不仅对已知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详细的信息更新与现状评估,还新发现了一批具有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的文物点,进一步丰富了该县的文物存量。特别是通过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普查队员为每一处文物建立了详实的电子档案,实现了文物信息的永久性存储与高效管理,为后续的文物保护、修复以及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灌南县顺利完成既定实地调查任务,得益于县政府对普查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县政府不仅在资金、人力上给予充分保障,还积极推动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与多部门协同合作,形成了文化文物、自然资源、住建等多部门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实现各方资源有效整合,为实地调查工作夯实了保障。
下一步,灌南县将继续扎实做好文物普查各阶段工作。同时加强文物价值阐释和展示,统筹全县文物资源保护和活化利用,让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为推动地方文化繁荣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