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物普查> 工作动态

铭记那段战争岁月里的“血与魂”(二)

信息来源:连云港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06 16:02 浏览次数: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如火如荼,此时也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散落在我市的无数抗日遗存正诉说着铿锵的民族精神。

云台山抗日石刻群,见证守军289天寸土不让的烽火屏障,每一位牺牲的抗日烈士留下的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峥嵘事迹,都镌刻着那段战争岁月里的“血与魂”。本期《文物普查进行时》,我们继续沿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光辉足迹,感受一座城的血性与光辉。

万寿山抗日石刻

该石刻是1938年5-6月驻守于此的国民革命军第8军游击队留下的题刻。刻在宽约10米,高约4米的石壁上,记4处。“保我山河”、“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保卫疆土,复兴中华(两处)”四刻,并附年款及跋文,记守土抗日战事。1938年5月20日,日军海军第四舰队陆战队2000余人,在舰炮及航空火力支援下对连云港发起登陆进攻,中国守军众志成城,与来犯之敌展开殊死搏斗,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云台山,保卫了连云港,创造了抗战初期守卫疆土289天的奇迹。该刻真实地记录了连云港保卫战斗的史实。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磊抗日石刻

刻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刻文为:血战连云。民国念七年五月,余率所部守备连云,与倭寇血战数昼夜,奉令将墟沟阵地移交某旅,转战老窑,途经东磊,题书数字,以应父老,而为纪念。李志亲志。此石刻为第8军游击队副总司令李志亲在孙家山保卫战后撤离主战场,往后方休养的途中,路过东磊,在东磊留下石刻,以作纪念。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陬山“藏军洞”及抗日石刻

东陬山“藏军洞”为人工山洞。洞壁有胡文臣六言诗刻一首:“藏军洞。倭寇犯我海疆,飞机到处逞强。为免轰炸殃及,依山筑室避将。民国廿七年八月吉旦,上校总队长胡文臣题。”此石刻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云台山抗日石刻群”其中一处。1937年8月,驻东陬山第8军游击队第三总队胡文臣部驻守此处,时日寇飞机轰炸守军,守军被迫转入此洞藏身。胡文臣(1889-1938),字相卿,天津市杨柳青人。出身于一个武林世家。原是淮北税警第3区区长,驻守东陬山一带多年,剿匪安民,多有惠绩。1938年春任第8军游击队第3总队总队长。同年夏,总司令一职由第89军副军长李守维兼任。是年9月,胡文臣离开了驻守多年的东陬山地区,被李守维派往连云港前线狙击敌军。9月24日,敌人从高公岛方向分三路向胡文臣部进攻。在这场战斗中,胡文臣身先士卒,率部与敌寇浴血奋战,击退日军数次冲锋,坚守阵地不失,日军伤亡惨重,亦未能越雷池一步。胡文臣由此获得国防部嘉奖,晋升为陆军少将。1938年冬,所部在宿迁遭日军伏击,壮烈殉国。2015年8月24日,胡文臣荣列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爱周烈士墓

修建于1940年。墓周长14米,高3.5米,底部为圆柱形,上部为半球形,墓东25米处立有墓碑一块。朱秉莲(1901-1940),字爱周,赣榆罗阳镇朱庄村人,以字行。1938—1940年任赣榆县长期间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日。1940年3月在韦家湖战斗中殉国。1983年11月,朱爱周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2021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2023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汤曙红烈士墓

始建于1939年7月。该墓高2米,占地70平方米,墓四周围墙呈长方形,东西长41米,南北宽33米,占地1353平方米。陵园内排列着整齐的苍松百株,两米高的石碑,矗立在基石上,上刻行书阴文“汤曙红烈士之墓”。汤曙红烈士,原名宜秀,1915年生,系灌南县汤沟镇汤沟大队(原沭阳县汤沟镇)人。1939年春,成立了东、灌、沭、涟边区抗日游击总指挥部,汤曙红同志被选为总指挥,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受任沭阳县军事部长。4月,国民革命军陇海南进支队第三团成立后,汤曙红受任团长,在东、灌、沭、涟地区领导对敌斗争。1939年7月17日,为了团结抗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汤曙红只身一人,应邀到敌据点镇公所(现汤沟酒厂院内)谈判,被当时国民党常备队小队长周发乾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人民政府为纪念烈士,表彰英烈,分别命名了曙红区、曙红乡、曙红小学。

◆1980年政府拨款整修了烈士陵园。

◆1984年立碑。1986年被公布为灌南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苏光烈士纪念碑

苏光原名陈德芳,出生于板浦镇小北街,1936年毕业于省立运河乡村师范学校,后任小学教师。1939年侵华日军占领灌云后,他不满国民党的消极的抵抗政策,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在共产党员吴泉友的引导下,1940年10月投奔抗日革命根据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同年12月加入共产党,1941年回到灌云县工作,历任淮海第三中学政治指导员,县“青年救国会”会长、县政府中共党支部书记、县文教科长、民政科长和政府秘书等职。1946年秋,国民党重兵进攻解放区。灌云徐继泰等人策动团楼村一带的反动势力暴乱,斗争形势十分复杂。9月3日他和二团参谋彭俊到田楼侦察敌情,在返回途中,遭敌人伏击而壮烈牺牲。1949年,中共灌云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将苏光出生地板浦镇小北街命名为德芳居委会,将原新民小学更名为苏光小学,还将他牺牲的地方更名苏光乡。

◆1983年灌云县政府在板浦镇南郊为苏光烈士树立纪念碑。

◆1991年在苏光小学校园内为苏光烈士塑像。

唐雨生烈士墓

原名沐恩,朝阳新县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生,毕业于河北保定军官学校。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积极和日寇斗争。他先后打入敌灌云县保安团,并担任团特务长、二营五连连长;后参加八路军五纵队一支队教导队;1941年春,调盐城地方武装八区模范大队任副大队长。后模范大队扩编为县总队,在县总队任作战参谋、副总队长、新四军某部副团长等职。1941年11月21日,驻秦南仓日军阪川小队长十多个人,配合伪军宋其余部300多人,到盐城八区尚庄抢我军粮,唐雨生即在驻地野花庄率一连人到贾家河伏击,截断敌人归路,被贾家河上驶来八艘日军炮艇轰击,英勇牺牲。

四普筑牢保护根基,让山海间的铁血记忆永续传承,丰碑永铸!

网站地图 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版权所有

主办: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18-85681800

网站支持IPv6

任何意见建议联系:邮箱:lygwglj@163.com

投诉热线:0518-12345

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677号

网站标识码:32070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