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华渐浓,秋意深沉,随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稳步推进,我县四普工作在全面转入实地调查阶段后又迎来新的阶段。普查队员们整日穿梭于山野之间,寻找每一处散落在“角落”里的文物。
11月12日,天气预报显示今天之后均有可能下雨,趁着天气晴朗,普查队员们抓紧对伊芦山的文物点进行复查工作。普查队今天的普查任务是复查二郎庙遗址、中庵遗址、龚庄人物岩画等几个文物点。普查队员们在检查好无人机、RTK、手持终端等设备后,早早就踏上了出发的行程。
山路难走、点位难寻,上一次文物普查距今已过去十六年,期间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山上长满的荆棘更是对复查工作造成了不小的挑战。
艰难地“翻山越岭”后,普查队找到了二郎庙遗址。曾经平坦的山头处如今长满了树木杂草,令辨认工作难度加倍。仔细对比三普照片与点位,与队长商讨后,最终确定此处确实为二郎庙遗址的位置。确定位置后,普查队员们开始了复查工作。
一上午队员们体力消耗巨大,短暂地休整后,继而转而向其他点位。到达龚庄人物岩画后,队员们发现地势较为陡峭,四周树枝丛生,无人机起降较为困难,所有人齐心协力清理四周的树枝,为无人机拍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降落时一人位于无人机下方,配合另一人操作。
下午五点,结束了一天辛勤的外业,队员们赶在天黑前下山,回到办公室整理今天一天的“辛苦所得”,并规划之后的外业工作计划。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用现代设备记录山野的历史方位,普查队员们扎实做好每一天的日常工作。截至目前,我县共复查三普文物点69处,复查率已过半。希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让更多人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