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要闻

海州五大宫调入选全国“优秀保护实践案例”

信息来源:市艺术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9-06-12 17:02 浏览次数:

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优秀案例发布会上,发布了50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我市申报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海州五大宫调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入选。此次评选旨在及时总结各地宝贵经验,充分发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分类保护工作水平。

海州五大宫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流布在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的以[软平]、[叠落]、[鹂调]、[南调]和[波扬]为重要基本腔调的一种用曲牌连缀体来演唱故事的曲艺形式。明代中叶风靡于江淮之间,广泛吸收了江淮民间小调。特别是到了清乾隆、嘉庆时期(1736—1820),曲调更趋委婉,唱腔更加多变,用词也变得高雅。一些明代的小曲如《寄生草》《山坡羊》等,虽几经传衍但保存完整。

谈到海州五大宫调保护工作经验,该项目的保护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连云港市艺术研究所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以“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为主要任务,大力实施海州五大宫调传承发展工程,不断完善保护制度,健全工作机制,推动传承实践更加活跃。

市艺术研究所非常重视海州五大宫调的整理、保护及学术研究工作,2008年出版了《海州五大宫调》一书,总字数达120多万字,比20世纪九十年代编撰的《海州宫调牌子曲大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苏卷》更全面地收集海州五大宫调的资料;此外还收集了一批海州五大宫调珍贵的资料和实物,采录了民间海州五大宫调“玩友”录音近百小时,刻录、制作了相关光盘用于传承、宣传。

此外,市艺术研究所还与连云港师专成立海州五大宫调研究所,召开了海州五大宫调研讨会;建立一批以刘长兰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牵头的“小曲堂”,形成了由剧团、民间小曲堂及大中小学校传承的体系;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利用网络传媒,创建了我省首个数字化生态博物馆———海州五大宫调数字化生态博物馆,在市、县、区设置了8个数字化生态博物馆展示点,展示点集历史记忆、技艺传承、文化保护、社会传播等多种建设目标、使用功能和活动系统为一体,拓展了保护、传承和宣传新方式;实行师带徒的模式,目前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已收徒10余人,培养了一批海州五大宫调新的演唱(奏)人员。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版权所有

主办: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18-85681800

网站支持IPv6

任何意见建议联系:邮箱:lygwglj@163.com

投诉热线:0518-12345

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 320705010677号

网站标识码:32070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