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物普查> 他山之石

常州构建“市级主导,纵横联动” 文物普查工作网络

信息来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发布时间:2025-11-07 09:28 浏览次数: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四普”)全面启动以来,常州市文物普 查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良、副市长蒋鹏举多次开展现场调研。常州市普查办积极作为,赴所辖县(市、区)点对点对接工作,了解基层工作难点和需求。调研发现,溧阳市、金坛区、武进区有较强的文物保护力量,其他区文物保护力量较为薄弱;地下文物资源调查专业性强,基层普遍缺乏技术力量。针对以上情况,常州市构建“市级主导,纵横联动”文物普查工作网络,有效整合全市文物保护力量,提出由市文物局主导开展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及地下文物普查,所辖县(市、区)文物部门主要承担低级别地上文物普查和新发现文物调查工作,既保障文物普查工作进度和质量,又以实战练兵加强基层文物保护队伍建设。

常州共组建9支普查队,由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常州市考古研究所、6个县(市、区)及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独立组建。具体分工为: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承担溧阳市、金坛区、武进区省保以上和其他辖市、区市保以上地上文物普查工作,常州市考古研究所承担全市地下文物的普查工作,各县(市、区)普查队负责辖区内其他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新发现文物的调查工作。

“市级主导,纵横联动”的方式,在实地调查过程中体现出三方面优势:

一是有利于实时掌握工作进度,有效提升四普数据质量。为加强工作协同,常州市普查办安排四普专班工作人员,对应每个普查单元支持开展工作。各级普查机构之间建立“大群+小群”的组织形式:市、县(市、区)两级普查办、普查队负责同志成立工作“大群”,各普查单元四普专班工作人员和普查队、第三方技术服务团队、乡镇社区等人员成立工作“小群”,加强衔接、统筹推进。除了日常性业务指导之外,每周召开全市四普专班工作人员工作例会,由专员汇报各辖市区工作进展。坚持“量质并重、质量优先”的原则,对各辖市、区提交的四普文物登记表进行汇总审核,提出修改意见,及时沟通处理疑难问题。

二是有利于以文物普查实战练兵,加强基层文物保护队伍建设。常州市普查办专业技术组对照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标准和著录说明,针对古建筑、碑刻、古桥、近现代建筑等文物类型特点,编写制作普查文物登记样本。根据省普查办技术组修改意见进行完善后,将样本下发给各辖市、区普查队,便于基层调查人员明确技术标准。分阶段召开市四普工作推进会,各普查队在会上逐一汇报工作成果,再以“批作业”的方式进行技术指导。在市级统筹指导下,各辖市区普查队员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在四普实地工作中边学边干,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推进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走深走实。

三是有利于集中全市考古力量,提升地下文物普查科学性。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具备考古发掘资质,考古技术力量较强。依托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前置的工作基础,常州市考古研究所系统整理以往考古成果资料,绘制常州市重要考古发现分布图,同时联动辖市、区全面摸排地下文物资源线索。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同步开展考古辅助勘探,明确地下文物边界和文化属性,确保地下文物普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目前,常州市共落实各级普查经费981万元,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市级财政安排普查经费400万元,包括工作经费80万元、调查经费200万元、考古辅助经费120万元;县级落实普查经费总计581万元,有效地保障四普工作的顺利开展。截至11月18日,全市共完成三普文物点复查1006处,新发现文物73处,三普文物复查率达到63.23%,确保年底前超额完成三普文物复查70%的工作目标。


网站地图 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版权所有

主办: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18-85681800

网站支持IPv6

任何意见建议联系:邮箱:lygwglj@163.com

投诉热线:0518-12345

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677号

网站标识码:32070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