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文物保护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一)

信息来源:文物处 发布时间:2019-07-31 18:52 浏览次数:

1、石棚山摩崖题名石刻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办事处石棚山上。石棚山上石刻很多,共有29处。有金代石刻“新设山路记”题刻、明代石刻“廖世昭题刻”、“小九曲”、王同“高行清风”题刻、清代石刻“吴廷翰诗刻”、“王先谦题刻”、“师亮采题刻”以及“万花岩”、“锦岩”、“石曼卿读书处”等无年款的题刻。碑刻有明代“畏岩”碑和“太守张公去思碑”等。

石棚山石刻的书体,有篆隶楷行,各具功力,题刻多题岩石之形态,景与题刻融为一体,更为引人入胜。这些石刻是研究海州历史、地理以及明清以来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

1982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至石棚山东涧沟,南至石棚山南涧沟,西至石棚山西涧沟,北至王庄水库南堤坝。

建设控制地带:

东至等高线75.5米,南至等高线124.5米,西至石棚山西涧沟,北至王庄水库南堤坝。

2、刘志洲山宋金交战战场遗址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岗嘴村和酒店村之间的刘志洲山、夹山、哑巴山。遗址有船画石刻7处,刻船20艘,船的尺寸在30—300厘米之间;有巨石垒成的戍守城垣,残长约500米,宽4.7米,残高约2米,并有马面。另外在夹山、刘志洲山北坡还有当年留下的“招信军”、“招信前部”、“苏总管”、“安淮军”、“金人”、“金国”及人物、动物、建筑、钟形画像等众多石刻。其中文字字径约6—15厘米,字体有楷书、行书;画像尺寸在15—100厘米之间。

从刘志洲山岩画中船的形制、夹山戍守城垣、哑巴山炮台以及众多石刻等大量宋金遗迹来看,刘志洲山即为宋金对峙时期双方交战的战场,船画石刻可能与《宋史》记载的南宋李宝舟师“锚泊东海”与魏胜共抗金兵的事件有关。

1995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至小姐洞,南至哑巴山东王庄村山底脚线,西至刘志洲山底脚线,北至塌陷区石塘北侧。

建设控制地带:

无。

3、刘志洲山石刻苑囿图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岗嘴村刘志洲山东南坡。石刻苑囿图刻在刘志洲山东南坡一块20米长的天然石壁上,现残存画面南北长6.3米,南部高0.6米,北部高1.6米,刻面约8平方米。画面由亭阁和禽兽等图案组成,两座亭阁式建筑位于画面中心偏右处。该亭阁为干栏式建筑,共两层,直坡屋盖。第一层屋顶中部刻有穿璧纹饰,其两侧上下刻有多条直线纹,建筑主体部分刻有穿璧纹饰,两处楼阁皆有立柱立于水中。左侧亭阁上部和右侧亭阁之间横刻“红卫兵”三字、竖刻“元三”两字,疑为“文革”时所刻。在两处建筑周围刻有鹿、鸭、水鸟等禽兽,姿态各异。画面采用阴线刻手法,线条粗犷,风格古朴,具有明显的汉画像石韵味。

1995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至山南小路,南至平顶山脚,西至平顶山西山脚,北至石塘崖边。

建设控制地带:

无。

4、白虎山摩崖题刻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办事处白虎山居委会的白虎山上。现存唐、宋、金、元、明、清及年代不详的题刻近30处,其中有年款的唐刻1处、宋刻4处、金刻2处、元刻2处、明刻1处、清刻6处。在连云港市,白虎山摩崖题刻含有唐以来六代延续不断、保存完好的石刻是仅有的。其中唐刻于今已甚难得,金元之刻在江苏省也是凤毛麟角,特别是北宋张叔夜题刻尤为研究宋江者所重视。白虎山摩崖题刻对研究海州历史及古代书法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995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至碧霞宫西墙,南至白虎山环山南路,西至白虎山环山西路,北至白虎山环山北路。

建设控制地带:

无。

5、龙洞摩崖石刻群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办事处孔望山居委会孔望山龙洞庵西侧龙洞内、外壁和龙洞庵后崖壁上。龙洞摩崖石刻群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刻于龙洞内、外石壁上,另一部分刻于龙洞庵内及庵后崖壁上。石刻共有近30处,时代从宋至民国,字体、大小各异。石刻群内容丰富,对古海州地区水文、地理、人文、民俗、古迹都有反映,而且大多有纪年,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特别是明“安钝题刻”明确记载了“因观古圣贤遗像,来游此洞”,证明了孔望山摩崖造像在明代就被发现的史实。另外石刻字体齐备,名家时现,具有书法史研究价值。

2002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至龙洞庵,南至石蟾蜍南20米,西至古城址,北至古城址。

建设控制地带:

东、南、西、北皆以古城址为界。

6、龙祠摩崖石刻群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山之巅马耳峰东南约100米处,海拔429米。龙祠为上、下两个天然石洞,经人工加工而成,石刻分布在上洞内外岩壁上。龙祠为宋金时官民祈雨之处,直至清代,香火不断。石刻共有9处,尚有字迹可辨认的8处,其中宋刻6处,金刻1处,清刻1处。石刻内容对研究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对研究我国古地理、古气象、古生态环境、古民俗以及古代书法提供了可信的实物资料。

2002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以龙祠洞口为准:东至龙祠洞口外50米处,南至洞口前30米处,西至电视台环山公路边,北至洞口山崖顶。

建设控制地带:

无。

7、云台山抗日石刻群

位于连云港市云台山一带,共有万寿山、飞来石、东陬山、围屏山、东磊、鹿场、徒然洞7处抗日石刻。石刻群真实地反映了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守军在连云港保卫战中的悲壮历史。有“保我山河”、“保卫疆土、复兴中华”、“人心不死,国必不亡”、“云台山上雾茫茫,此是抗日大战场。百日争夺暂归去,可恨倭儿未斩光”等石刻,并有题记。其中南城东山摩崖题刻的时间、人物、姓名镌刻十分清晰,是一处珍贵的以爱国主义为题的生动教材。

2002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①万寿山抗日石刻:以石刻为基点向东延伸至100米处;南至宿城水库;西至仙人屋石刻;北至万寿山山顶。

②飞来石抗日石刻:南至大桅尖山路边;东、西、北各延伸至20米处。

③东陬山抗日石刻:以东陬山西南向防空洞口为基点,向东南延伸100米,西南至赵庆祝民宅后檐墙,向西北延伸100米,东北延伸80米。

④围屏山抗日石刻:以题刻为基点,四周各50米。

⑤东磊抗日题刻:东北至土地庙后20米,东南至水库龙潭涧,西南至龙潭涧西南50米,西北至石刻山崖顶后山洼30米。

⑥鹿场抗日石刻:东、南至山林防火道;西、北外延伸至50米处。

⑦徒然洞抗日题刻:以徒然洞洞口为基点;东至洞口上山顶向东20米,南向外延伸30米,西至玉皇宫东围墙,北向外延伸30米。

建设控制地带:

无。

8、抗日山烈士陵园

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王洪村抗日山南坡。由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山东军区、滨海军区军民于1941年春兴建,至1944年,先后四次为抗战牺牲的先烈建塔树碑。1949年以后,党和政府又多次拨款整修护建,形成了由纪念塔、纪念亭、纪念堂、纪念碑、烈士冢和东西墓群为主的大型烈士陵园。1991年为纪念建园50周年,又拨款新建了日本友人金野博纪念碑、八路军跃马雕塑,翻建了符竹庭将军陵寝,重修了陵园大门等。陵园现占地600亩,分为墓区和陵园。墓区建有751座坟墓,安葬着800余位烈士的忠骨,墓碑上铭刻着3576位烈士英名。陵园共有10个坡段373级台阶。从第三坡段开始,建有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冢高8.4米。冢前立有三联碑,东碑有陈毅同志题词“浩气长存”,西首碑是陈士榘同志题词“英灵千秋”,中碑是“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冢内安葬彭雄、田守尧等16位烈士。第四坡段上建有波兰记者汉斯·希伯的圆锥形纪念塔,高5.1米。上有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肖华的题词。第五坡段上建的是符竹庭同志的六角石墓,墓高5.2米。墓正面镶嵌着符竹庭同志的彩色铜像,两侧有罗荣桓、黎玉、肖华,原滨海区专员谢辉、参议高赞非等人的题词以及滨海区党委撰写的《竹庭悼文》。第六坡段是滨海军区抗战烈士纪念塔。塔高8.3米,正面是山东省临时参议会敬献的碑文。塔基座为五面,每面镶嵌着记录牺牲烈士的英名和战绩的石碑。第七坡段是抗日烈士纪念堂,为193.5平方米的一层建筑。纪念堂前面是一座方锥体纪念柱,柱高4.15米,是当年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所立。正面题“烈士英名垂千古”七字,东面为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政治部的《抗日烈士纪念塔续序》,北面为朱德同志的《抗战五周年挽八路军阵亡将士》,西面为《抗日烈士英名录》。在山顶的第八坡段有建于1942年的抗日山烈士纪念塔和烈士纪念亭。纪念塔高10.4米,四面四角,塔顶部分是如真人大小的塑像。塔正面题有“抗日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款“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七月七日”(抗战五周年纪念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第一百十五师教导二旅。”东面是《抗日烈士英名录》和《抗日五年主要战绩》,北面是《抗日烈士英名录》,西面是二旅政治部的碑文。在纪念塔西侧是烈士纪念亭,用花岗岩砌成,高7.9米,六角。

1982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至环山小路,西至公墓,南至小水库,北至抗日山北麓。

建设控制地带:

东至青口夹山公路,西至刘山廖山,南至“五四”、“三八”水库,北至抗日山水库。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版权所有

主办: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18-85681800

网站支持IPv6

任何意见建议联系:邮箱:lygwglj@163.com

投诉热线:0518-12345

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 320705010677号

网站标识码:32070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