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文物保护

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单位(四)

信息来源:文物处 发布时间:2019-09-18 19:22 浏览次数:

1.李汝珍故居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利民街,原为清“板浦盐课公司衙门”之一部分,名“盐课司门”,为一宅两进的徽式建筑。

李汝珍(约1763-1830),字松石,清直隶大兴县人。19岁后随长兄李汝璜迁居板浦,寓居于在盐课司门宅内,著成小说《镜花缘》一书于世。1985年,灌云县人民政府决定依此旧址建“李汝珍纪念馆”。

李汝珍纪念馆的兴建,对进一步开展对古典小说《镜花缘》的研究,组建《镜花缘》“研究中心”,开发旅游事业,均有很重要的意义。

1993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西、北围墙外20米处,南至门前路边5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

无。

2.谢家洋房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中大街中段,又称荷兰建港办事处。系1934年海州地方士绅谢希愚建造的私人“洋房”。该建筑由荷兰人设计,青岛人施工,与连云港火车站办公大楼、钟楼,为同期建筑。连云港建港初期,荷兰承包商的建港办事处曾在此办公。“洋房”坐北朝南,高7.5米,14间,建筑面积256平方米。南向6厅3间,前后设有雕花走廊,屋顶前后坡面中间开荷兰式天窗。以门厅为轴线,东西硬山式建筑,房间左右对称。南北山头墙上有西式图案。洋房内设有壁炉、烟道设施。门厅前栽桂花两棵,一曰“银桂”,一曰“四季桂”。该建筑对研究连云港市港口开发和近现代建筑有一定参考价值。

1993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西、北5米,南10米。

建设控制地带:

无。

3.延福观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云台街道东磊村钟鼎峰下。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光绪十九年(1893)重修。坐西朝东,有南北两院,北院有正殿、厢房、山门。北厢房原为鼓楼,清代皮鼓尚存。山门保存基本完好,面阔三间13米、进深11米、檩8.2米。硬山式,门楣书有“敕赐护国延福观”石刻匾额,阶8级,高1.2米。南院名玉兰山房,已废圮,唯剩残垣断壁。该建筑对研究连云港市明、清时期的道教活动情况及开发东磊地区的旅游资源都有重要价值。

1993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至平台东,西至围屏山脚下,南至万壑朝宗石刻处,北至神仙洞口。

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范围外延伸至“石海”。

4.东亚旅社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市路35号。1919年由地方军阀白宝山集资建成,故又名“白公馆”,占地面积约750平方米。为四合院式连体建筑。两层40余间、高约9米,砖木结构,门厅为欧式风格,置阳台、穿堂,东西两侧各砌圆柱形门柱,柱头为砖雕,雕以卷叶堆纹浮雕图案。院落内廊柱、廊沿、楼梯、扶手等,或雕刻或彩绘。楼梯设于西南、东北两角。南立面为西式门窗,院内为中式格扇门窗;门前铺设一段长约40米、宽约6米的石板路。该处建筑对研究新浦地区的开发史,以及清末民初时期的都市建筑风格,有一定的价值。

2001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至“第一池”西山墙,西至小巷,南至门前道路,北至楼北墙外5米。

建设控制地带

无。

5.三元宫遗址

三元宫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花果山街道花果山风景区,海拔580米处。

根据《重建云台山三元宫碑记》记载“三元宫发迹于唐,重建于宋,敕赐于明。”唐宋时,三元宫的规模比较小;到明宪宗成化六年(1645),鲁府王孙度为僧,募资重建展宇,这时候的规模仍旧有限;到明万历十五年(1587),山阳(今淮安)人谢淳毁家捐资进行大规模兴建。到万历二十四年(1596)九月方告落成。万历二十二年(1594),慈圣太后颁赠三元宫大藏经一部、佛像三轴、紫衣一袭、锦幡二联、经幅一方、银宝一锭,以示恩荣;万历三十年(1602),明神宗双赐经一藏,并敕谕三官庙众僧;天启四年(1624),孔监高晋卿等人奉赐修缮三元宫并由皇帝命名:“敕赐护国三元宫”,这就是三元宫的极盛时期,香火可达二万家;清康熙帝不仅御书“遥镇洪流”匾额悬挂三元宫正殿内,而且委托侍卫五哥到此代为进香,这时众僧数百人,分住三十六所房屋。每年正月十五日前后附近数省善男信女络绎而来,鞭炮香火尽夜不绝。1938年,三元宫的大部分建筑毁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轰炸中。

2001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以三元宫围墙及灵官殿围墙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

现有围墙向外50米。

6.城头大河东文化遗址

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城头镇大河东村北,现存庙墩东西长77米,南北宽50米,高约2.5米。据当地居民讲,明朝时在此墩上有一座庙,在清朝时被毁。从遗址表面裸露的遗迹来看,遗物有豆柄、鬲足、陶片等文物碎片。曾经有江苏省文物专家来此考察,初步断定为商周时期文化遗址,有一定历史价值。

2006年被公布为赣榆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西至村民孙成军家东院墙(10米),东至村民徐进强家西院墙(10米),南至村民李传明家北院墙(10米),北至村北大路(5米)。

建设控制地带:

无。

7.土城遗址

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塔山镇土城村。据考古勘探,古城城址平面近方形,总面积近52 万平方米。城址东城墙南北长710米、底宽27米,剖面显示墙体采用逐层夯筑法筑成,每层夯土层厚0.15 米,部分夯土内留存有陶片。南城墙东西长720米、底宽27米。护城河紧靠城墙外侧,普遍宽度为50米、深3-5米。城门方面仅南城门尚有迹象可辨,但整体形制与尺寸皆无法详探,其余城门因现代建筑破坏皆无法探明。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及相关史料记载,土城遗址所处的方位为汉计斤县或赣榆县境内,根据土城遗址的规模,推测其可能为计斤县或赣榆县下辖的里或邮等。

1987年被公布为赣榆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西至村庄(30米),北至大路(30米),南至大路(20米),东至大路(30米)。

建设控制地带:

无。

8.茅子庵遗址

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三清阁村西北500米,为一突出河岸地面3-4米,面积约6400平方米的台地。地表遗物有西周时期陶鬲足、绳纹陶罐等残片。附近尚有文化层被掩埋在沙土下。遗址上原有“三清阁”建筑,现无存。茅子庵遗址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0年被公布为连云港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南至青抗路(6米),东至干渠(5米),西、北各50米。

建设控制地带:

无。

9.田横岗遗址

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中云街道办事处金苏村云龙涧风景区。田横(?-前202),秦末狄县(今山东高青)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曾自立为“齐王”,刘邦称帝后,率部众500余人逃居海岛,后被迫皆自尽。据唐《元和郡县图志》、《通典》及宋《太平寰宇记》等记载,田横岗在东海县东北六十一里小鬲山,孤峰独秀,三面壁立,俯临深壑,唯有东隅可近人行,垒石为城,即田横所处营地。现存田横岗分为左、中、右、前四营寨,均面向北面大海,其中营寨位于隔峰山顶,有四条小道联系其它各营寨。中营寨东、西、北三面都是悬崖,南面用块石砌成高3米的寨墙,右寨设与中寨一涧相隔的“鹰嘴顶”;左寨设于“狼牙顶”呈环形,前寨筑在条山顶。田横岗的石城高2-5米、宽1-1.5米,现存总长200多米。另在绝壁陡坡的隙缝处砌有封堵的石墙,总长200多米。在田横岗正中有一建筑遗址,据残碑记载,为明代所建的“田横祠”。碑高1.6米、宽0.74米,正面仅能识别出“齐王田横隅……大……”;反面能识别出“口首金……隔……”。碑附近出土有明代残砖断瓦。

2010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至田横墓东50米处,南至田横墓南250米处,西至石城外5米处,北至石城北25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

东至田横墓东100米处,南至青龙涧,西至石城墙外50米,北至白龙涧。

10.朱梓墓

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沙河镇朱屯村西北400米路北侧。朱梓(1542-1616),字孔材,沙河镇人。历任道州知府,天柱县知事,中宪大夫。万历四十四(1616)年病殁。墓穴面积240平方米,高4米,墓四周植松60余棵,墓前立碑一块,墓前20米处立石牌坊一座,额上阴刻万历漕运总督李三才题“旷代奇勋”四字。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朱梓任湖广省靖州天柱御千户所吏目。经一年,荡平境内无视朝廷20余寨;三年,军民安居乐业。朱梓因升任浙江海盐知县,军民闻讯上书苦留。朝廷为其所感,赐县天柱,升朱梓为知事,朱梓成为史载因人设县第一人。病逝后,苗民自天柱运石行万余里至赣榆修墓立碑,哭三月始去。其中二人不走,终身不娶,守墓至死,合葬于朱梓墓西侧。

2010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西至墓基西30米,东至墓基东30米,北至墓基北10米,南至村东西大道(30米)。

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范围向四周延伸150米。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版权所有

主办: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18-85681800

网站支持IPv6

任何意见建议联系:邮箱:lygwglj@163.com

投诉热线:0518-12345

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 320705010677号

网站标识码:32070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