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文物保护

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单位(三)

信息来源:文物处 发布时间:2019-09-11 18:11 浏览次数:

1.徐福祠

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徐福村。1982年,据有关专家考证,此为秦方士徐福故里。相传村内有徐福故居遗址台地一处。1985年,赣榆县人民政府于原址前立村碑一通,碑通高324厘米,宽86厘米,碑阳镌有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的“徐福村”三正楷大字,字径为28厘米。碑阴为赣榆县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1988年在原徐福庙旧址上复建仿汉建筑“徐福祠”一座,同时落成大型徐福塑像一尊。徐福祠,占地400平方米,祠堂建筑132.6平方米。徐福祠,含徐福村碑,徐福河口,徐福种药地,徐福宅基地。徐福村的发现,对徐福及其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93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以碑为中心,南40米处,北36米处,东至河边,西10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

无。

2.甲子桥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海州城老东门外。据清《嘉庆海州志》载,该桥为嘉庆年间海州知州唐仲冕建,因建于甲子年,故名。桥为平桥全石结构,长10米、宽3米,下有2个方形孔洞,保存完好。桥侧有弧额石碑一通,楷书,碑文上款:“嘉庆九年夏五月重建”;正文:“甲子桥”;下款:“知州长沙唐仲冕撰并书”。桥东南侧有井一眼,清代开掘。桥下为甲子河故道,因是海州知州唐陶山倡导开掘,故又称“唐公河”。该建筑对研究清代海州的水利、交通、贸易等方面的历史都有很重要的价值。

1993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至中环路边,西至涧沟外15米,南、北30米。

建设控制地带:

无。

3.凤凰城门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南城街道东大街南首。现存的古凤凰城门是清咸丰十一年(1861)海州知州黄金韶修复,门额“古凤凰城”四字,字径50厘米。上款:“咸丰辛酉冬修”,下款:“州牧黄金韶建”。1958年凤凰城拆毁,城门留存。因城门漏水严重,1985年由江苏省拨款维修。现城门东西长18.27米、高6.14米;城门洞高3米、洞底长8.11米;门洞南北总长11.68米。城门券顶是由大砖砌成,其它均系石砌。城门西侧有石级踏步可通城门顶上。该建筑对研究云台山地区的早期开发和军事地位有一定价值。

1993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40米处,西30米处,南30米道路边,北15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

无。

4.文峰塔

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赣马镇城里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赣榆知县徐树锷兴建。塔为楼阁式,砖结构,八角四层,原每层均为琉璃瓦檐,下挂铜铃,塔高13.2米,塔底边长2.1米,塔门、窗都是砖拱券顶。198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拨款维修,已按原状恢复。

塔身附有“文峰塔”碑,宽33厘米、高84厘米、字径5×4厘米,楷书。刻文:光绪二十有八年,知赣榆县事,长沙徐树锷建,董事刘魁文督修,工匠李学智承修。

一层塔门楣有“建塔碑铭”,宽93厘米、高40厘米、字径7×9厘米、款径3厘米,隶书。刻文:东方青龙,卓此文峰,镇海巃嵸。白虎降伏,人民咏服,奕世赖福。官锡显爵,利名高擢,年盛大乐。据城临渊,亘古巍然,我铭永传。落款:长沙徐树锷撰。

1987年被公布为赣榆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西、南、北至塔基外60米。

建设控制地带:

塔周围100米。

5.南城东山摩崖题刻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南城街道东山顶,分布在东山南峰和去玉皇宫沿路两侧及玉皇宫东南侧“徒然洞”一带。共有明、清、民国时期各种字体大小不一的石刻30多处,内容多为赞咏自然风光。其中徒然洞附近的抗日石刻是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对旅游事业的开发和书法艺术的研究也有一定价值。

1993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至山下小路,西至东山山脊分水岭,南至山脚下小路。

建设控制地带:

无。

6.悟道庵石刻群

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宿城街道悟道庵旧址。有民国题刻8处,明清碑刻3通。民国题刻主要有许鸿宾的“老和尚洞”、“别有洞天”、“德云常在”、“醴泉”;振亚的“念佛成佛”、“登山须到顶”、“自性光明”、“一心念佛”。明清碑刻有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立“了空碑”,碑高240厘米、宽98厘米、字径4厘米,弧额,楷书;清顺治十二年(1655)立“东海悟道庵碑记”,碑宽83厘米、高185厘米、字径2厘米,方额,楷书;清光绪十二年(1886)“三教寺”门额,砌在悟道庵正门上方,汉白玉质地,楷书。此石刻群对研究云台山地区佛教活动、社会状况以及开发旅游资源均有重要价值,对书法艺术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1993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以悟道庵山门为中心,东70米,西50米,南60米,北40米范围内。

建设控制地带:

无。

7.南城西山摩崖题刻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南城街道西山东南坡。石刻主要有清嘉庆年间钱泳题的“夕佳”,字径约50厘米,隶书;清乾隆年间管干珍题的“俯瞰东溟”,字径33厘米,行书;民国时期南城地方名士举人武同举、武民肄的隶体三言诗刻;此外在“夕佳”题刻上方崖面上还有“□霍女记”题刻,楷书;在西山碧霞宫西半坡一独立崖石上还有“招信石匠”题刻。南城西山摩崖题刻对研究地方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对研究清至民初的书法艺术有重要价值。

1993年被公布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至山下小路,西至西山山脊,南至山脚下,北至南城采石场。

建设控制地带

无。

8.陇海公寓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民主中路东首。始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因陇海铁路修筑而得名。建筑为四合院式二层小楼,上下共23间客房。内院设有楼梯、廊柱、天窗等,或彩绘,或雕刻,显得庄重典雅。正门匾额楷书“陇海公寓”四字,其两旁分别有“少长咸集”、“群贤毕至”、“迎宾”等礼宾吉语。高约12米,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抗日战争初期,中共新编57军112师(原属东北军)地下工委在此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发展爱国官兵入党。1987年,经中共连云港市委决定辟作为革命纪念馆,成为对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1993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陇海公寓因为旧城改造被拆除。2011年,现代化的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新馆在朝阳东路、市政府斜对面落成,陇海公寓也在馆区内异地复建完成。

保护范围:

楼外墙东、西、北5米,南至民主路。

建设控制地带:

无。

9.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

位于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梁河镇磨山顶。1945年原海陵县抗日人民政府为纪念1942年磨山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而建。塔基海拔138.3米,面南偏东27度。塔由花岗岩片石砌成,分踏步、塔身、塔顶三部分,通高5.4米,塔身四面凹嵌,由石灰岩方形磨光片石拼成的碑面,高3.5米,宽0.65米,正面阴刻“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字径50厘米,魏书。背刻“海陵县抗日烈士纪念塔序”文,字径4厘米,8行,款具“中华民国三十四年立”。东面刻150多位烈士英名,字径3.5厘米,序文和款均为楷书。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是一份很有意义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材料,也是一份重要的党史实物资料。

1993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西、南、北至磨山山脚下土路。

建设控制地带:

无。

10.子午亭(含虎口岭石刻群)

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宿城街道虎口岭。振亚,僧人,法号炎灿,宿城法起寺住持。清末民初人,早年投身行伍。后出家为僧,田产、庄客与地方官绅多有结交,为实力人物。1926年建子午亭,四角形,全石结构。亭高3.8米、檐边宽3.3米、柱高1.6米。柱由方、圆形块石相间砌成,取“天方地圆”意。顶部由方块石叠涩砌成,九层,穹窿藻井。亭顶垒一扁球形石,中有一圆形柱洞,南向亭额题“子午亭”三字,北向亭额题“瞻云就日”。两额款具“民国第一丙寅,振亚建”、“丙寅年,振亚题”。该亭结构严谨,风格古朴、自然。此对研究民国时期宿城一带佛教活动有一定参考价值,其建筑风格的构筑方法亦有值得借鉴之处。

1993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亭四周50米范围内。

建设控制地带:

无。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版权所有

主办: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18-85681800

网站支持IPv6

任何意见建议联系:邮箱:lygwglj@163.com

投诉热线:0518-12345

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 320705010677号

网站标识码:32070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