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一场特别的非遗义诊活动在东海县小白杨乒乓球馆展开。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拿技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银波带领志愿者团队走进体育社团,为正在训练的小球员们提供了专业的推拿义诊服务。这场活动让传统医学与现代体育相遇,为非遗保护打开了新的思路。
在服务中活化的非遗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共享。在义诊现场,志愿者们运用非遗技艺中的独特诊疗方法,为数十名学生提供专业诊疗,并指导日常康复方法。这不仅及时缓解了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伤痛,更让古老的技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现了当代价值,增强了非遗在年轻群体中的认同感。
张银波表示“非遗不只是珍贵的文化资源,更是能温暖人心的力量。”这场义诊既是一次惠及民生的健康服务,也是一次润物无声的文化传播。当孩子们亲身体验到传统医学立竿见影的效果,非遗的种子已悄然在心中生根发芽。这种“在服务中传播、在传播中传承”的模式,为全县非遗项目的创新实践探索出可行路径。
推动非遗深度融入生活
以非遗为媒介,这次活动不仅拓展了非遗项目的生存空间,也构建起文化互鉴的新渠道。东海非遗通过服务更广泛人群,正成为讲好东海故事、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下一步,东海县非遗保护中心将继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与创新发展,鼓励更多传承人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真正实现“非遗保护为人民、成果共享惠民生”的目标。

